HI~歡迎來到數造云打印平臺!
數造科技(湖南)有限公司,以當代前沿時尚的三維設計、3D打印技術,研制出一種新的古風樂器——骨籟——希望憑借現代技術,與9000年前的遠古時代,來一次親密的接吻與對話。
骨笛,是世界上最早的吹奏樂器。距今已9000年歷史。河南賈湖遺址出土的精致骨笛,已具備四聲、五聲、六聲和七聲音階,把中國七聲音階的歷史提前到八千年前。
史上,骨笛管身多用鷲鷹的翅膀骨、仙鶴的腿骨制作成。骨笛規格不一,長短、粗細各不相同,通常比竹笛短而細。內部結構毫無規則。一般翅骨笛管長25厘米左右,鶴腿笛管長29厘米左右,管徑2厘米左右。
傳統骨笛制作的缺點
1、由于骨笛的骨材來自于鷲鷹、仙鶴等珍貴、一級保護動物,骨材很稀有。
2、動物的骨骼沒有固定的尺寸、大小。即使同一根骨骼,粗細也不均勻,內部空間極不規則,使得樂器的調性及音階的確立無跡可尋,十分困難。
3、可以說,每一支骨笛,都有不同的孔距、孔法,甚至有不同的指法、演奏法。每一只骨笛,都獨一無二。制作時難于計算,無章可循,無法可依。
4、制造骨笛靠的是經驗,無法以大數據方式共享。
5、由于骨骼各異,每一支骨笛都千差萬別,故不能批量生產,也難以形成演奏標準。
6、骨笛制作完成后,由于骨骼本身具有的異味,及腐爛味,使樂器還不能立即吹奏,需一段時間的煙熏后方可使用。
數造科技(湖南)有限公司的創新研發,已申報國家發明專利、外觀設計專利,并解決以下的技術問題。
1、解決骨材缺失的問題,既保留以骨骼制造骨笛的工藝,又在制作方法、制作原理、演奏技法上大膽創新。
2、重新選材。以牛后腿骨為原型,制作一種新的骨風樂器——骨籟。因為:牛后腿骨的內空更空闊,更規則,具有更優越的共鳴腔體。
3、利用三維掃描、三維成像、三維設計技術,讓骨籟的尺寸、規格、型號數據化。成為可以分享、可以實現批量生產的大數據。
4、通過確立尺寸、規格、型號等數據,找到骨籟的調性、音階規律,形成統一的演奏指法、演奏技巧,形成骨籟制作、演奏的行業標準。
5、由于樂器的音色與材料有關。骨籟的創造,不僅僅使樂器家族增添了一位新成員,還因為3D打印材料的特異性,使新樂器獲得新音色,使音樂表現獲得新亮點、新魅力。【制作方法,需保護內容:略】
作者:數造湖南 鄭振鳴
編輯:董強
相關推薦
全部評論 0
暫無評論